北京刑事律师

全国服务热线

186-1818-4030

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遇上集资诈骗

作者:北京刑事辩护律师刘高锋


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遇上集资诈骗


众所周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区别是的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对于非法占有目的的审查应当以客观行为推定主观上是否非法占有的目的。

在客观行为中,资金去向以及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集资款能否成比例又是重点审查的对象。

案例概况(案例来源:威科先行)

先后成立并实际控制多家公司,以年化收益率8%-36%的高额回报为诱饵,以签订“居家服务合同”“艺术品交易合同”等合同,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进行艺术品投资等为由,聘用、安排员工(均另案处理)在多个省市成立众多关联公司,以散发传单、口口相传等方式,向社会不特定公众非法集资。

将非法集资的资金主要用于支付集资参与人的本金及收益、部分对外投资、支付高管高额薪酬、奖励及销售团队薪酬、提成、个人支配使用、挥霍消费等。同时,其隐瞒非法集资资金的主要用途,通过虚构投资途径、夸大经营规模及投资价值等方式,骗取集资参与人的信任,以达到持续进行非法集资的目的。

经审计,被告人曹累计吸收公众资金人民币132.07亿余元(以下均以人民币计算),累计支付集资参与人本金及收益89.22亿余元,至案发时,造成55169名集资参与人共计46.98亿余元本金未归还。

期间,曹将其与妻子徐某(另案处理)名下的房产、车辆以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售,并将含上述款项在内的2098万元经赵个人账户转入33个个人账户;此外,其安排他人将使用非法集资资金购买的字画、工艺品等艺术品后藏匿。

潜逃至泰国,之后又签署《回国自首书》回国投案。

一审判决曹某构成集资诈骗罪。曹某上诉。

二审法院认为:

审计报告显示,公司六大板块(含关联公司中只有两个项目有经营收入,但其经营收入根本无法支撑曹还本付息所需要的资金。其中一个项目的唯一收入来源是公司拨付给各门店集资额3%的抽成。曹租赁建立养老社区、购买用于建立养老社区的酒店,购买字画等艺术品和金融牌照等,目的是诱使集资参与人相信其所谓老龄产业存在真正的居家养老服务,营造其有实体基础的假象,以吸收更多的资金用于借新还旧。曹个人控制与支配所有集资款,且主要用于支付前期集资参与人的本金及收益、支付高管高额薪酬、奖励及销售团队薪酬、提成、个人支配使用、挥霍消费等,用于生产经营或者其宣传的投资项目的资金与其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造成集资参与人损失46.98亿余元在资金链断裂后,曹明知其无法归还集资款,仍虚构旗下基金公司国外上市的信息加大集资力度,最后携款潜逃。曹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其行为构成集资诈骗罪,一审判决定罪准确。二审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律师解析

1.审计报告的作用

审计报告重要的作用是能够查明资金的来龙去脉,最主要的是能够查明资金的来源和去向。第一确定集资金额,第二确定集资用途以及使用资金所占吸收资金的比例。第三可以体现出匹配债权的真实性。

本案中,审计报告查明公司只有两个项目有经营收入,且其经营根本无法支撑还本付息

根据审计报告可以看出,曹某所谓的投资行为中的一部分并非投资,而是购买来的字画并转移藏匿,且该部分资产所占比例也不在少数。由此认定曹某在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2.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集资款吸收集资款能否成比例

在非法集资类案件中,集资款的用途可以归结为两类,第一类是借贷,主要用于赚取利差。第二类是投资,通过 投资赚取可观利润后与投资人分成。此处还是要在此提及审计报告,司法审计是能够最有效还原行为人主观目的文件,其可以有效、准确和全面的反应集资款来源和去向,从而 区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司法审计是区分二罪的基础。

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集资款与吸收集资款能否成比例的问题没有具体的标准,实践中也是需要参考多种因素。在一起集资诈骗罪案件中,行为人将集资款投入养老项目中的比例是35%,给投资人返息15%,渠道佣金是10%,公司运营成本40%。在此种情况下,公司并无挥霍的情形。虽然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集资款只占吸收集资款的35%(注:实践中对于投资公司运营的成本有的机关认定为犯罪成本),但是行为人集资的款项并没有肆意挥霍或者不负责任地使用集资款,这种情况下,不宜认定为集资诈骗罪。

3.携款逃跑的性质认定

在案发后,行为人担心受到刑事处罚而潜逃,也需要综合认定。行为人携带大量资金逃跑,非法占有投资人资金,置投资人的投资与回报于不顾,可以认定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如果行为人担心担责而藏匿,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其藏匿直接导致已经投资生产的项目停滞或遭受严重损失。第二行为人投资已经失败或者逃跑/藏匿时资金已经无法收回。如果投资人故意逃跑/藏匿致使资金流入其已经设定好的账户或渠道,显然是其为了掩盖主观目的而故意为之的客观行为,具有主观占有的目的。



文章分类: 非法集资类犯罪
分享到:

Law & Consulting Design

专业律师访谈,与律师心贴心

——————————————————————————————————————